近期,多地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部分地区给出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目标,有些省份规划目标比例为30%以上,有些省份则达到50%。而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由于建设技术不完善、施工成本较高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推广和发展均较为缓慢,那么,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如何,其内部优势和劣势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并不短,但推广和发展较为缓慢。我国最早的钢结构住宅是1994年上海北蔡的八层钢结构住宅,2011年,住建部组织申报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科学技术计划,2013年,出台《“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加快形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工业化建筑体系”,以适应绿色经济发展要求。2019年,住建部提出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同意在河南省、湖南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等省份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同时认定30个城市和195家企业为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通过示范城市和示范产业基地建设,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内部优势
1、具有减污节能协同增效的优势。减污方面,装配式钢结构和配品配件可以在工厂预制后,到工地现场安装,能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噪音和现场扬尘等环境污染;节能方面,钢结构建筑能耗比混凝土建筑能耗更低,同时钢结构易于加固、改建、拆迁,可以回收再利用,通过循环利用节约大量资源,也能转化成钢材战略储备;协同增效方面,钢结构件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智能制造使钢结构标准化、程控化、自动化成为可能,从而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建造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2、具有优越的建筑性能。钢结构住宅具有较强延展性、抗风性和抗震性,抵抗台风能力较高,同时适应底层、多层和高层建筑抗震体系,因为钢框架和钢构件的抗震性能的设计和安装可控,可以根据地震级数对钢构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并进行专业实验,确保达到抗震等级要求,从而减轻地震危害。
3、提高空间利用率。钢结构住宅可做成大开间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提高6%~8%的使用面积,在同样面积情况下,钢结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较为紧缺,在大城市,特别是人口密集城市,钢结构住宅能减少占地面积,少占的土地面积可以用于绿化或建小区公共休闲娱乐场所,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三、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内部劣势
1、技术方面的制约。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技术上不成熟,钢结构导热系数大,建筑热桥等问题较为突出。钢结构高温下受热变软,不耐火,装配式钢结构外墙板的高度装配化及优异的保温和耐火性能都需要进一步突破,同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防水、节能、耐腐蚀、防渗透、隔音、墙板开裂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2、造价成本偏高。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造价略高于混凝土结构造价,每平方米造价成本大约高200-500元,钢结构住宅价格合适的外墙板保温、耐火、隔热等关键指标很难达到国标要求,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外墙板造价过高,阻碍了钢结构住宅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3、人才缺乏。我国钢结构住宅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不仅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管理人才,还需要具有智能建造和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及研发人才,而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除了高层次人才匮乏外,施工人员也相对不足,年轻一代愿意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老一代建筑施工的主体人群是农民工,缺乏钢结构住宅所需要的专业素养。
标 签: